010-58565589
onetwo
名家讲堂
首页> 名家讲堂> 名家讲堂
摄影技术技巧系列谈(四)
  • 时间:2022-03-29

摄影技术技巧系列谈之四

 

话谈摄影中的

感光度、白平衡与快门速度

 

最后一期专门与大家聊聊摄影中有关感光度、白平衡与快门速度的话题。

在平常拍摄过程中,一般人很少会去注意照相机感光度和白平衡两大参数的调整会带来怎样的效果。

不妨,我们一个一个地来分解上述三大参数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讲,些许会让您的作品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艺术感的再现。

一、感光度

微信图片_20220330131702.jpg

插图:01-数码照相机图像传感器示意图

 

   感光度(ISO)是数码照相机图像感应器和胶卷照相机(胶片)对光线的感应(化学)反应速度,也是制造数码照相机图像感应器(CCD、CMOS)、胶卷照相机(胶片)行业中感光速度的标准。

过去软片(胶片)对光的敏感度,低感光度指ISO 100以下的软片(胶片),中感光度指ISO 200-800,高感光度为ISO 800以上。用传统相机时,我们可因拍摄环境的亮度来选购不同感光度的胶卷。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是一种类似于胶卷感光度的一种指标。实际上,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调整感光器件的灵敏度或者合并感光点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是通过提升感光器件的光线敏感度或者合并几个相邻的感光点来达到提升 ISO 的目的。感光器件都有一个反应能力, 这个反应能力是固定不变的,提升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

1、强行提高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对比度(提高电压);

2、使用多个像素点共同完成原来只由一个像素点来完成的任务。

但也不是我们可以任意地去提高感光度,我们必须了解感光度的优缺点,才能为我所用。

高感光度的优缺点:高感光度对摄影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会提高快门的速度,更高的感光度能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其二是画质,低感光度会使画质更加的细腻。而高感光度,尤其在环境光比较昏暗的情况下,会给画质带来更多的噪点。

目前绝大多数数码照相机是以ISO 100作为基准感光度,这也是数码照相机最理想的感光度。

所以,拍摄过程中在能满足通光量的前提下,通常应设置在ISO 100这个参数上。目前高性能的专业数码照相机当感光度设置在ISO 800或以上一些也不会产生过多的噪点。在这个问题上,三大(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参数的设置上,只要在满足前两大参数的基础上,IS0感光度的设置一定要坚持宁低勿高。

 

二、白平衡

 20220330_131606_013.jpg

插图:02-色温与白平衡关系示意图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那什么是白色?这就涉及到一些色彩学的知识,白色是指反射到人眼中的光线由于 蓝、绿、红三种色光比例相同且具有一定的亮度所形成的视觉反应。

由于人眼具有独特的适应性,使我们有的时候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比如在钨丝灯下呆久了,并不会觉得钨丝灯下的白纸偏红 ,如果突然把日光灯改为钨丝灯照明,就会觉察到白纸的颜色偏红了,但这种感觉也只能够持续一会儿。照相机的CCD或CMOS图像感应器并不能具有象人眼那样的适应性,所以如果照相机的色彩调整同景物照明的色温不一致时就会发产生偏色。

白平衡就是针对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照相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使其更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意色温条件下,照相机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电路的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白平衡其实是通过照相机内部的电路调整(改变蓝、绿、红三个CCD、CMOS电平的平衡关系),使从镜头直射到图像感应器的光线都呈现为消色。如果以偏红的色光来调整白平衡,那么该色光的影像就为消色,而其他色彩的景物就会偏蓝,这是一种补色关系。

尽管这些知识仅是一些概念性的理论表述,但对于我们每一个摄影人都具有重要的帮助。这些知识懂得越多,您就会逐步摆脱照相机的全自动功能了。

您一定知道,数码照相机有自动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可供我们选择。但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一是习惯于使用自动白平衡模式来进行拍摄(照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基本都能很好地完成色彩的还原);二是过于深信使用了照相机的RAW格式拍摄,并通过后期的调校来得到色彩的真实还原应该说还是比较过于自信了一点。尽管RAW格式对后期色彩还原具有比较大的调校空间,但它与采用手动白平衡模式所生成的色彩真实还原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这里加了“相当”两字,是值得每一个摄影人掂量掂量的)——因为手动白平衡色彩的还原会更真实、更漂亮。所以,在拍摄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我们的摄影爱好者多多练习、多多实践,相信一定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快门速度

20220330_131606_014.jpg

插图:03-三大拍摄参数与成像质量示意图

 

1、快门速度与成像的关系

快门速度是数码相机控制曝光量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设置值是不一样的(因为高档照相机快门速度的设置值会更细腻一些)。 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的速度, 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 ,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2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30秒的快门(直至B门——长时间曝光——手控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      

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拍摄者决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量进入的多少,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拍摄静态物体;而快门优先模式 ,就是由拍摄者来决定快门的速度,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光来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所以,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动态物体。

特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在使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门)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也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这一功能,最多提供如 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2、如何正确把握(利用)好照相机的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与感光度、光圈三者的默契配合都是为了确保获得一个正确的曝光量。

其实,在本小节一开头的那张光圈、快门、感光度三大参数

与成像之关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拍摄不同类型的题材作品是需要不同的快门速度。

    3、如何正确利用快门速度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来

(1)快门速度是控制好正确曝光量的三大主要参数之一;

    (2)高快门速度适合拍摄动态类(如体育赛事、打鸟)等题材的摄影作品;

(3) 低快门速度适合拍摄夜景等光线昏暗和静态类题材的摄影作品,尤其适合拍摄出凝固高速流动的被摄体——如丝绸般的瀑布等。

4、快门速度与焦距之关系

快门速度与照相机镜头焦距之间有什么关系?

快门速度与照相机镜头焦距之间有什么关系,一般真是很少能听到这样的话题,正是由于这一问题几乎被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所忽视, 所以我们今天就特意关于快门速度与照相机镜头焦距之间的关系作一重要的提示:

关于快门速度与照相机镜头焦距之间之关系,或许您在网上也很难找到此类的词条。其实从拍摄技术技巧的角度分析,快门速度与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在手持拍摄状态下,照相机镜头焦距越长其抖晃率就越高,想拍摄出清晰度高的照片,通常是难以实现的。

为此,在手持状态下拍摄,通常快门速度是镜头焦距的倒数——如镜头焦距为200mm时,快门速度至少应达到1/200s或以上;在满足曝光量的基础上,应尽量提高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越快越好,以确保能拍摄出清晰度更高的照片来。

话到这里,最想告诉我们摄影人的一句话是:想拍摄出拿得出手的照片来,在摄影的道路上些许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摄影基础理论和技术技巧,才能拍摄出好照片来。

 

(全文完)

摄影技术技巧系列谈(一)-名家讲堂-中国金融艺术网 

摄影技术技巧系列谈(二)-名家讲堂-中国金融艺术网  

摄影技术技巧系列谈(三)-名家讲堂-中国金融艺术网